境外人士委托他人出售国内房屋详细攻略——福州律师推荐阅读
近期为一位境外华裔提供了售房专项法律服务,主要内容为协助委托人将名下国内房屋出售、并将售房款汇至委托人境外账户等事务。办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境外人士委托他人出售国内房屋存在诸多注意事项,且因大多文件涉及使领馆公证认证,尚有不慎就是几个月的耽搁,故特将办理经验汇总成文以供国外当事人参考。 一、委托手续 1、外籍人士:需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及我国驻该国 [...]
近期为一位境外华裔提供了售房专项法律服务,主要内容为协助委托人将名下国内房屋出售、并将售房款汇至委托人境外账户等事务。办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境外人士委托他人出售国内房屋存在诸多注意事项,且因大多文件涉及使领馆公证认证,尚有不慎就是几个月的耽搁,故特将办理经验汇总成文以供国外当事人参考。 一、委托手续 1、外籍人士:需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及我国驻该国 [...]
购房是人生一件大事,很多购房者初次买房毫无经验,在售楼人员的“忽悠”下,往往稀里糊涂就签了协议,交了定金。在购房者签订《认购协议书》并缴纳部分定金后,如后续双方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房者能否要求开发商退还《认购协议书》中约定的定金?这是律师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对此,作为专业房产律师笔者谨分析一二。 一、《认购协议书》性质系预约合同,特 [...]
日常生活中,成年人可能因为意外、疾病等原因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限制行为人能力人只能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于卖房这一行为,成年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人后显然无法独立实施,那对于这样的房屋要如何才能出售呢? 成年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人后需要由其法定 [...]
居住权最早出现于2005年《物权法》草案第一百八十条至第一百九十一条,但遗憾的是最终未能写入《物权法》的定稿中,直至本次修订《民法典》才终于是将其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加入到我国民法的物权体系中。《民法典》立法远晚于《物权法》草案,随着立法技术的提升,按理而言《民法典》关于居住权的规定应当较《物权法》更为完善,但笔者仔细研读后发现,《民法典》关于居住 [...]
近日有当事人咨询退房问题:咨询者向开发商购买了一套期房,合同约定开发商应于2020年12月31号交付,但至今还未交付。后咨询者前往小区查看房屋发现,开发商将混流风机(用于地下室通风的排风机构)装在了所购房屋厨房窗户的旁边,即便将窗户关上,混流风机产生的噪音也非常大,严重影响房屋居住的舒适度。为此咨询能否以房屋噪音过大影响居住为由要求开发商退房? [...]
2016年10月8日,原、被告共同到抚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位于抚顺市东洲区建筑面积61.8平方米的房屋,由原房屋产权人原告王建英过户至被告刘小明夫妻名下并交纳了相关费用。现案涉房屋由原告王建英居住。2019年4月,原告王建英起诉至本院,其所提诉讼请求与本案相同。2019年6月10日,原告王建英在向本院所作的《询问笔录》中表示“我来法院撤诉,我 [...]
该宗发生在上海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案件有点绕。但对于房屋限售及个人购买资格限制等购房政策对房屋合同效力的影响作了较有针对性的认定,非常有借鉴意义。 案情简介: 涉案房屋于2014年3月31日被核准登记在刘乙名下,该房屋系动迁安置房,三年内不得设定抵押及上市交易。2013年11月23日,刘乙作为出售方与刘甲作为购买方签署《房地产定金及买卖协议》,除交易价款及支付时 [...]
裁判要点:1950年《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即土改之前对土地的流转和处分在土改后一律作废,据此,建国前的《阄书》不宜作为确定讼争房屋产权的依据。 案情简介: 1952年3月3日,福建省闽侯县土地房产所有证(閩六字第伍 [...]
裁判要点:被告之所以在本案诉讼前选择对外不干涉原告的房屋占有状态,对内亦不要求被告之妻、子返还已收房款,从家庭内部关系的角度而言,实际上是向被告之妻、子表示愿意维持交易现状,并在经过权衡后作出了追认处分权的意思表示,以避免使被告之妻、子在当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影响家庭和谐稳定。被告这种意思表示方式符合夫妻、父子此类主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习惯与社会常理,能够 [...]
原房屋承租人同意共住视为让渡公房居住权益,即便后续因嫁娶搬出,仍享有相应权益 裁判要点:但作为原房屋承租人允许原告迁入户籍并长期居住直至成年,被告对此亦未提出异议,故可视为被告同意让渡部分原房屋的公房居住权益由原告享有。原告未享受过福利性分房,其因结婚搬出,并不能视为其丧失了原房屋的居住权益。 案情简介: 章德与沈宝(故)于上世纪50年代结婚,两人婚后生育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