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长期未抚养孩子且未参与处理后事,则对其遗产无继承权-上海一中院2021继承案例
案情简介: 这是一个相对老套的故事。八十年代初期,上海一窦姓未成年女子与李姓男友未婚怀孕后生子。儿子李某某出生后,同居男友因犯罪入狱,该女子仍然有留在男方抚养照顾二三年。后可能因男方父母因素,该女子离开男方家庭,未再抚养孩子,其后另行组建家庭并生育子女。李某某后是由爷爷奶奶及叔叔及政府低保照顾长大的。李某某成年后不幸在公众场合猝死,身后留下一套房屋,价值百万 [...]
案情简介: 这是一个相对老套的故事。八十年代初期,上海一窦姓未成年女子与李姓男友未婚怀孕后生子。儿子李某某出生后,同居男友因犯罪入狱,该女子仍然有留在男方抚养照顾二三年。后可能因男方父母因素,该女子离开男方家庭,未再抚养孩子,其后另行组建家庭并生育子女。李某某后是由爷爷奶奶及叔叔及政府低保照顾长大的。李某某成年后不幸在公众场合猝死,身后留下一套房屋,价值百万 [...]
案情简介: 再婚夫妻洪某2与张某1于1994年结婚。2012年12月4日丈夫经核准登记为系争房屋(应为婚前财产)的产权人,同月18日丈夫以夫妻共同财产加入配偶名字为由,将房屋人产权人名字加上妻子并获准,共有方式为共同共有。2018年8月22日,夫妻共同向登记部门申请将系争房屋权利人减去丈夫名字。同日,登记部门对洪某2制作了询问笔录,后系争房屋名 [...]
案情简介:黄钟俤原系福州晋安区战某村五保户村民。2001年5月1日,黄钟俤立下一份遗嘱称:由于其本人早年丧夫失子,操劳过度致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几十年来由娘家侄儿黄某1照顾其生活起居,并承担一切费用,故在其去世后愿将坐落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战某村下柳3号院内属其所有的私有房产包括公有的大小厅堂、廊、天井等属其应得的部分一并归黄某1继承。2003年8月27日 [...]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继承人以外的人若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可以分得被继承人适当的遗产。 如若被继承人有继承人的,一般情况下,被继承人遗产则由其继承人、以及继承人以外对其扶养较多的人或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分得。而对于继承人以外对其扶 [...]
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宣布离婚。12月17日深夜,李靓蕾发长文,控诉王力宏婚内行为不端,掀起轩然大波,吃瓜群众更是热闹非凡。作为法律人,也从法律角度带大家来吃一回王力宏的瓜。 一、王力宏离婚案能否适用中国法律? 根据王力宏回应可以看出,两人是在美国纽约登记结婚。而根据其他相关资料显示,王力宏与李靓蕾均是美国人。两个美国人在美国离婚自然适用美国法律,不 [...]
近日,举报人刘银月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太康县支行员工夏雪华,称其 “前婆婆吃空饷、巨额财产和消费来源不明” 的视频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引发媒体和网民关注和关心。据举报人刘银月所述,她因婆婆设计导致“假离婚”变为真离婚,并且还背上几百万债务。关于其举报“吃空饷”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目前已经做出了官方回应,至于其是否是玩“文字游戏”本文不做探讨 [...]
案情简介: 力某与熊某于××××年××月××日登记结婚,于2015年4月22日登记离婚。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中,对“财产及债务处理”约定:“1.座落在鼓楼区某房产,离婚后该套房产归力某一人所有,与熊某无关。2.双方无债务债权。3.双方除以上财产债务分配外,无其他财产债务安排。双方离婚后均有居住安排”。 2012年婚姻存续期间,熊某作为被征收人与拆迁部门签订一份《 [...]
案情简介: 唐大、唐二两兄弟(均已逝)于1961年自建一间二层、总面积为76.84平方米木屋。后该房屋被拆迁,补偿二套90平方米房屋及相应补偿款,相应被拆迁人仍为唐大唐二兄弟。其间,拆迁单位存档一份《协议书》,内容为内容如下:福州市台江区苍霞存仁二道11号现要拆迁。唐大、唐二两兄弟在1961年火灾后建有一间二层木屋,总面积为76.84平方米。两兄弟现已去世, [...]
恋爱期间,出于对另一方的爱恋以及对双方感情的信任,经济较为优渥的一方有时会单方出资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如果双方最终走入婚姻殿堂,自是不会发生纠纷。但如果双方最终感情不合分手,出资方往往不愿意轻易放弃房屋份额会想要回房屋份额。那在这种情况下,法院是否会支持出资方的请求呢?司法实践中对此问题存在分歧,有些法院认为应当尊重物权登记认定房屋归双方所有,有 [...]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了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一般而言,拒绝探望更容易发生在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与未抚养子女一方之间,这种情况下未抚养子女一方当然享有探望的权利。但如果是子女本人,其是否拒绝被探望呢? 一、子女明确表明不愿意接受探望,如准予探望会对子女身心造成不利后果,故不宜支持行使探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