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婚姻中一旦发现对方可能出轨,第一反应不是沟通,而是取证。已经有怀疑目标的,甚至到他人车上偷偷安装GPS,试图掌握配偶行踪,以捉奸取证。你也许以为这只是私人调查,也可能知道手段不合规,但作为家事律师,蔡律师必须提醒各位,这种行为很可能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行踪轨迹明确列为高度敏感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取50条以上已经属于情节严重,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500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了,最高可判七年。
那么该如何界定“行踪轨迹信息”?人民法院案例库邱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入库编号:2024-18-1-207-006)的裁判要旨明确:“对于行踪轨迹信息的认定,原则上只宜理解为GPS定位信息、车辆轨迹信息等可以直接定位特定自然人具体坐标的信息”因此在他人车上私装GPS的行为显然已经踩在犯罪门槛。
也许有人以为50条很难达到,其实不然。一旦设备开始工作,对方出门上班、接送朋友、外出购物,每一天都会自动记录数十条位置信息。不出几天,你非法获取的行踪轨迹数量就可能达到入罪标准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信息条数的认定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一段从城市A到城市B的行程算一条还是多条?GPS定位不准导致的错误定位算不算?不过这些细节只影响最终的量刑,不影响罪名的成立。只要你实施了私装行为并非法收集信息达到50条,就已经难辞其咎。
有的当事人可能略懂法律,知道这么做违法,便选择将GPS安装在配偶的车上。毕竟配偶的车大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自己的财产上安装总不算犯罪了吧?
在实务中,确实会因车辆性质、日常使用情形复杂等因素,较难将该行为直接认定为刑事犯罪。但请注意,这不代表法律认可此类行为。即使双方为夫妻关系,甚至一方存在出轨过错,但并不代表该方就没有任何隐私权利。虽然安装方目的上具有正当性,但该手段具有不法性。法院仍可能认定该行为侵犯另一方隐私权,判决安装方承担民事责任,甚至需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同样,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在离婚诉讼中也可能因取证方式违法而被法院排除,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如北京一案例,丈夫得知妻子在自己车下了安装GPS,便起诉妻子,主张其侵害自己隐私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一万元。法院认为:“涉及自然人尊严以及人格发展的各项基本人格权利不能因为婚姻关系缔结而受到剥夺,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权利、名誉隐私等权利仍然受到民事法律最高层次的保护。……本案中,由于夫妻之间具有相互忠诚的道德义务,路某有权过问甚至调查刘某是否具有违背夫妻忠诚义务的不当行为,此即为目的上具有正当性。但路某为了实现正当目的,却通过私自安装定位器的做法实现,即明显具有违法性。……结合目的、方式,特别是加害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本院亦认为其侵权行为成立。对隐私权的侵害往往造成自然人非财产性损害,对受害者予以精神损害赔偿便在所难免。”【(2022)京01民终581号】最终法院综合案件情况,酌情判定赔偿金额为2000元。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被人安装了GPS,不管是情人方还是配偶方,都应当意识到这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建议第一时间报警处理,并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保留证据。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刑事追责或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蔡律师作为从业多年的家事律师,非常能理解原配方在面对配偶出轨时的愤怒,但更妥当的方式是通过合法手段进行调查取证。理性面对感情危机,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方式,不要因一时冲动,将自己从受害者变为侵权人,甚至是犯罪嫌疑人。
福州律师蔡思斌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