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这张图刷遍网络,不少公众号带节奏称中国的离婚率已经达到了50%,中国家庭在飞速崩溃,中国婚姻在火速终结。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离婚对数除以结婚对数得出来的数据应该称之为离结比,而非离婚率。所谓离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离婚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以千分率表示。(如:某城市人口一千万,某一年中办理离婚人数是3万人,离婚率就是3‰)。目前全国的平均离婚率约为5‰
说完离婚率,再来讨论一下结婚率,所谓结婚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年度)某地区结婚数与总人口之比。其公式为:结婚率=(当年结婚登记对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许多公众号提出说,结婚率下降,是因为房价太贵了,是婚姻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变低了,是因为生育子女的成本变高了。那么这些结论是否正确?
上文已经给出了离婚率与结婚率的计算公式,动摇其数值关键取决于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即结婚/离婚对数与地区总人口。
房价、社会变迁也许是结婚/离婚对数上升的一个指标,但最影响数值大小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在此需要引入一个数据,即适婚人口占比,即在一定时期内适婚年龄的人总数与总人口之比。
以上海市为例,把历年的适婚率与结婚率放在一张图表中对比可知
图引自知乎用户chenqin
从图中可以很明确的看到,从2008年到2018年,上海的结婚率是从76‰下降到44‰,下降幅度是43%,而加权的适婚年龄占比是从2.9%下降到1.2%,下降幅度是57%。由此可见结婚率的下降是由于适婚人口数量下降所导致的,而非所谓的房价社会变迁。
那么为何十年之间,适婚人口会大额下降呢?原因在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如图所示,1990年之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数目一直在下降,由于出生人口的下降,在二十年后自然就转变成适婚人口的下降,因此全是由于出生人口降低导致适婚人口的占比降低导致的,是中国人口结构转变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