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让瑕疵股权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19年福州中院改判案例评析-公司纠纷02
改判要点: 1.按公司章程规定足额出资系股东法定义务,尤其是在认缴资本出资制度下,按时足额缴纳当期认缴出资系对股东最低义务要求,但并不排斥股东在某一认缴期内的出资超出章程规定该期最低出资限额。 2.就股权转让的受让人来讲,核实受让股权是否存在瑕疵出资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如果其明知或应知受让的股权存在瑕疵仍接受转让,即应推定其知道相应法律后果并自愿承受。 3. [...]
改判要点: 1.按公司章程规定足额出资系股东法定义务,尤其是在认缴资本出资制度下,按时足额缴纳当期认缴出资系对股东最低义务要求,但并不排斥股东在某一认缴期内的出资超出章程规定该期最低出资限额。 2.就股权转让的受让人来讲,核实受让股权是否存在瑕疵出资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如果其明知或应知受让的股权存在瑕疵仍接受转让,即应推定其知道相应法律后果并自愿承受。 3. [...]
改判要点: 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只有通过查阅会计凭证才能充分知晓,也才能保障股东作为投资者全面真实地享有知情权。并且,股东在查阅会计账簿时,对于会计账簿内容真实性及完整性的判断,必然要通过查阅会计凭证才能实现,才能准确了解到公司真实完整的经营状况,从而从实质上保护股东的知情权。因此,在无证据证明股东查阅会计凭证有任何不正当目的的情况下,对于股东要求查阅公司自2 [...]
改判要点:讼争《入股合作协议书》履行的前提是被告应在其与案外人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的项目中占有31%权益份额。本案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前提,故其将其中15%的权益份额转让给原告并收取原告的出资款,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公司虽非合作当事人,但其在《入股合作协议书》上盖公章,为被告收取投资款提供账户,原告投资款亦是汇到公司账户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出借 [...]
改判要点:案涉协议中约定由公司对案涉股权转让款承担担保责任,未经过公司股东会决议,亦未经过全体股东确认同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以及公司章程第六章第14条规定,该约定对公司无约束力。 案情简介 小白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23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小编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 [...]
改判要点:案涉《决定》符合股权转让的有关特征,应认定为股权转让协议。但案涉《决定》约定股权转让金由公司支付,该约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与股东财产各自独立的强制性规定,会造成公司资本的不当减少,亦可能侵害公司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应确认该部分约定无效。《决定》约定余款30万元应于2016年6月底支付,被上诉人逾期支付构成违约,依 [...]
改判要点:综合《内部股东协议》及附件内容、原告出具的借条、原、被告就本案股份清算款的转账记录,本院认为,原告在公司的投资及收益已全部收回,原告不再作为公司的实际投资人。 案情简介: 2001年6月15日,张生与张柯、李一签订《协议书》,确认小白公司为三方共同所有,三方所占股份分别为:张柯40%、李一40%、张生20%。合作经营中,三方形成董事会,以协商一致原 [...]
裁判要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条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不动产物权的真实权利人,请求确认其享有物权的,应予支持。 案情简介: 讼争房屋为动迁所得,动迁安置人原为顾海及谢亿。1999年,谢亿以个人名义买下讼争房屋,产权登记在谢亿名下。2004年谢亿与案外人就讼争房屋签 [...]
裁判要点:在私有房屋征收中,一般只有房屋产权人才是被安置人。系争房屋虽无产权证,但国有土地使用证登记的使用人为被继承人,该房屋应属于被继承人的私有房屋。虽然房屋被征收时原告的户籍仍在系争房屋内,但系争房屋自2000年起空关至被征收,亦无证据证明征收部门将原告认定为被安置人,故原告不属于征收补偿法律关系主体,无法独立分得被征收利益。 案情简介: 杨秀(2015 [...]
元旦前夕,最高院出台了一系列为配套《民法典》的生效司法解释,并且再次对2020年8月1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解释》”)进行修改。虽然本次修改条款不多,但涉及利息计算方式变化,对实务影响较大,值得大家的关注。 一、配套《民法典》进行相应条文的修订 1、《民法典》已对合同成立生效进行了明确规定, [...]